在河南省,有很多看似奇特,其实很有意思的习俗。比如今天小年,几乎大半个河南都会干一件事:祭灶。
今天是过年的开始。
大家老说年味淡了,但,我看到信阳邻居坚定地在窗台挂上一串腊味。
一个新乡朋友认真地告诉我说,他们现在过年拜年一定要磕头的。
另个驻马店朋友,每到过年就“捎包”。
在安阳滑县,每年过节,一定要送烧鸡,吃烧鸡。
康百旺道口烧鸡
内心的相信,造就了仪式感的意义。
无论是带有盛大仪式感的骂社火,还是庄重的磕头拜年,甚至小到做一个火烧、馒头,这些带着奇特色彩的民俗,都带着“年味”,给生活增添着仪式感。
小年夜,吃了火烧才圆满啊
▼
“二十三,炕锅边儿。”
这锅边儿,就是火烧,寻常集市都能买到。
但在豫中农村,还是保留着小年夜家家户户炕火烧的习俗,据说,在缺衣少食的以前,好面可是难得的稀罕物,所以在小年,自然要把最好的献给灶王爷。
节日是对劳动的慰藉。
不论这一年,日子过得好坏,家家都要炕些好面火烧儿。
一小盆好面、一大盆杂面,饧好,揉到劲儿,擀成片撒上葱花儿细盐,一圈儿一圈儿淋上香油,卷起来切成馍剂儿,团团揉揉再拍拍,扁扁的圆圆的中间鼓起来就可以下锅炕了。
火要不大不小烧得均匀,炕出来两面焦。
在南阳,捡烙得模样周正的锅边儿十二个,把好吃的放在灶台的边上供奉灶王爷,保佑来年全家平平安安。
晚饭是加了青菜,豆腐,肉,豆腐皮和筋筋菜的粉条汤,加些醋就是酸香开胃的酸汤。
这不仅是年味的陪衬,更是游子的乡味牵挂。
骂社火,骂出来的人情味儿
▼
腊月初十,在豫西灵宝三省交界的两个小村子,有个特殊的节目,两村人要在一起,敲锣打鼓地“骂架”。
骂得狠,骂得丑,不允许受骂者还嘴吭声。要还,只能等明天晚上到对方村“去骂”再还,兴骂不兴还,骂谁谁高兴,这是最大的特色。
“只要叫骂者反穿皮袄,即便骂了对方的祖宗,也不会伤了双方的和气。”
甚至有人专门给“对手”送烟送酒求骂。因为这时被骂不是坏事,“看得起你才骂你”,“被骂”成了村中欢乐的表现……
火红的灯笼、福字、中国结装饰着花鼓花车,热热闹闹的情景需要全村准备好久,黑锣鼓排列成队,在高高的杆子上面,居然有一个装扮艳丽的小朋友甩着长长的水袖。
入夜,畅快淋漓诙谐幽默的骂声中,被骂者也乐乐呵呵喜气盈盈。
甚至,在2007年骂社火奇俗“骂”成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喝酒规矩多,喝酒无敌手
▼
在河南,过年不喝酒,喝什么?
不仅能喝,还能喝出花。
酒文化在河南体现得淋漓尽致,单说一条鱼,就能给你整出108道酒来,而且杯杯有说头,让你杯子举得心服口服。
鱼头酒,“头三尾四”是基本逃不了的。头指着谁,喝三杯,尾巴指着谁,喝四杯。
过年嘛,假期又闲,就是每天喝酒咯。
南阳人最猛,完全可以做到早晨喝,中午喝,晚上还喝。
如果今年真的回不了家过年,不如叫朋友一起过年喝酒。
搂椿树要念咒语才很灵
▼
在鲁豫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庄范县有个奇特风俗,孩子除夕守岁必须搂椿树。
据豫记范县的作者讲,在七十年代,没有电视,吃过年夜饭,就和小伙伴在除夕的夜里东跑西颠。
子时将近,祖母就孙辈儿去搂椿树,并再三嘱咐搂椿树必须念咒语:
椿树椿树你是王,你长粗来我长长,你长粗来当梁檩,我长长来穿衣裳。
过年磕头,就是我们的文化
▼
城市里拜年都不磕头了。
但在河南乡下,仍旧有很多地方有着拜年磕头的旧礼。
只要是晚辈见到长辈,说拜年,要磕头才算的。
农村有句俗话:“凡事大不过年”,意为无论此前邻里之间有什么过节,该拜年的时候还是要拜年的,双方一见面,矛盾也就了了。
初一早上天还没有放亮,一年一次的大拜年就开始了。本门的同辈兄弟结伴而行,从村里最高的辈份开始拜。长辈家,先说上几句吉祥话,领头的大哥会代表大家亮出“磕头牌”:“爷爷奶奶过年了,我们看您来了,您这岁数不小了能受头了,大家给您磕一个吧。”
一般来说,长辈会赶紧回话:“免了,免了,不磕了,来了就中。”长辈的子女应声让烟,端上花生、糖果之类的吃食。
也有起哄的:“来都来了,就磕一个吧!”说完,真的跪下磕了一个,其他人闻声纷纷下跪磕头。磕罢头,站起来拍拍裤子上的灰,脸上写的都是幸福、满足。
我总在想,年味到底是什么,为什么我们都说年味越来越淡。
其实,看到这些民俗,感觉内心的仪式感,才是年味的真正来源。
据说,骂社火延续了一千多年,中间也曾一度中断,被人说,后继无人。后来,非遗人们张罗着,重新耍起了社火。三省交界的小村庄,吸引了三个省的人来观看。
今年,疫情也许阻碍了我们的团圆,也阻碍了庙会、社火、戏剧等很多东西,但这些看似奇怪的民俗,一定不会消失,他们正是年的意义,给我们安慰和可休憩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