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亲爱的》被贴上“催泪大戏”的标签
1905电影网专稿 电影《亲爱的》公映前,一组组“湿气厚重”的宣传物料仿佛卯足了力气想为影片贴上“催泪大戏”的标签。看过之后发现,万众期待的泪点的确不少,但如此力道精准的煽情,若只赚走眼泪显然是不足够的。导演以小见大的野心昭然若揭,也难怪黄渤在点映场结束后直言,不想把《亲爱的》形容成一部让人哭得稀里哗啦的电影,认为它有抓牢人心的力量。
电影《亲爱的》用一个大环境嵌套住几个小人物,并巧妙串联起他们原本各自分离的故事,从而铺开影片跌宕起伏的格局,让观众在全片结束后有恍然大悟、眼前一亮之感。田文军(黄渤饰)与前妻鲁晓娟(郝蕾饰)的寻子故事既是主线,又是“冰山一角”。影片前半段,两人将痛失儿子的恐惧、接踵而至的负罪感以及反反复复消磨意志的找寻一一经历,最终在与赵薇饰演的“人贩老婆”李红琴“狭路相逢”时迎来情感大爆发,艰难“抢”回自己的骨肉。
失孤父母的“寻子”旅程在影片过半便以看似圆满的方式“结束”,怎料等待所有人的却并非光明:喜获团圆的田文军一家遭遇亲生儿子“排斥”;阴差阳错成了“人贩帮凶”的李红琴则相继被夺去一双儿女。为了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亲情,双方也各自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努力。
作为一部群戏,《亲爱的》中几位主演的表现都值得称道。黄渤与郝蕾作为相对主角在当中尤为突出,特别是黄渤,在面对情绪大起大落的戏份时能够做到张弛有度,拿捏准确,无愧影帝称号。此前所有人担心的“见黄渤必笑场”状况也并未出现,反倒是与片中人物的形象气质相当贴合。配角方面,张译、佟大为都属于反转式人物,表现各有千秋。前者的几次“酒后吐真言”和后者对待赵薇的态度转变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最终,电影《亲爱的》没有选择盖棺定论,而是留给观众一个开放式结局,但可以想见,故事之于李红琴注定是个彻底的悲剧。这既是导演、编剧赋予这个由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“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”的部分,也代表了人情之外法理难容的无奈。以上观点在片中有迹可循:由佟大为出演的律师高夏曾告诫李红琴:“人重要还是法律重要?”;而几处发生在福利院、派出所、民政局的对话中也反复出现了同一句台词:“我理解你的心情,但我们也是照章办事。”
“故意”的催泪之外,这才是影片动人的部分——面对现实无能为力、发自心底的悲伤,让《亲爱的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“低级煽情”,成为一部能够真正触动观众的作品。当影片结束,再回想开场时以俯瞰的角度悬停在黄渤的头顶的镜头,那些相互错杂缠绕的电缆,正是每个人当时当刻的心情写照,无序地纠结着。
相关新闻